“霧霾”這個詞,掌握上大家由最初的“生疏”到今天的“熟識”,認識上由最初的“不在意”到目前的“聞霾色變”,過程似乎很短暫,對部分人群來講,關于霧霾,似乎少了一些消化理解的過程,體現的則是認識上的不足甚或極端。那么,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霧霾?霧霾來襲時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?做為在呼吸科臨床一線工作多年的一名醫護人員,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做一次“關于霧霾”的知識分享。
一、霧霾是什么?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,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,“霧”是指大氣中因懸浮水汽凝結,出現“霧”時空氣潮濕;“霾”是指空氣中懸浮的大量極細微的塵粒、煙粒等和氣候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,出現“霾”時空氣相對干燥。現在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和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警示預報,統稱為霧霾天氣。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,尤其是PM2.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。
二、形成霧霾的常見原因:近幾年霧霾爆發,主要原因是污染源的增加:隨著城市人口增長和工業的發展,機動車輛猛增、污染物排放、垃圾焚燒、建筑揚塵、家庭裝修室內粉塵彌漫等諸多原因造成懸浮物的增加,導致了霧霾加重的結果。
三、霧霾對人體的危害:研究發現,PM2.5進入肺組織后不僅影響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,而且會影響肺上皮細胞細胞膜通透性和流動性。同時,PM2.5會引起肺組織生化成分的改變以及炎癥因子釋放,誘發炎癥,嚴重持久會導致增生纖維化及肺部其他疾病。有資料證明,空氣中煙塵或二氧化硫超過 1000ug/m3時,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顯著增多;其他粉塵如二氧化碳、煤塵、棉塵等可刺激支氣管粘膜、減損肺清除和自然防御功能,為微生物入侵創造條件。工業發達國家比工業落后國家的肺癌發病率高,說明與工業廢氣中致癌物質污染大氣有關。
四、關于霧霾危害大家在認識上存在的誤區:2016年12月30日,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聯合曝光了“2016年度十大霧霾謠言。” 如:“80個PM2.5微粒可以堵死一個肺泡、霧霾可以導致不孕不育、霧霾讓人折壽5年半”等等,真可稱得上“聞霾色變”,給人們的心理造成極大恐慌。
五、我們該如何面對霧霾?走出心理誤區,正確面對霧霾:其實,并不是身體接觸到霧霾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害,而是心理過于恐慌反過來會影響人們的代謝能力、免疫力下降,影響身心健康以及其他活動交往。因此,在我們重視防護霧霾的同時,以積極的心態面對、以正確的方式防護霧霾才是正確的選擇,過于擔心是不必要的。
六、霧霾來襲時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?目前,世界都在關注空氣污染問題,我們國家也制定了許多防范措施,“十三五”期間,將在北方居民取暖、生產制造、交通運輸、電力供應與消費四個重點領域推進電能替代,推進北方供暖季電替代散燒煤。
下面,就霧霾天氣大家應該注意的一些事,給予一些溫馨提示:
1、霧霾天氣少開窗,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,最好等太陽出來再開窗通風。
2、外出戴口罩,最好棉質口罩,外出歸來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皮膚。
3、冬季霧多,日照少,適量補充維生素D。
4、飲食清淡,進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飲食,多食蔬菜、水果,多喝水,少食刺激性食物。
5、有呼吸道、心血管疾病老人不宜晨練。
6、除了防,我們還得從源頭預,從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小事做起。如:減少汽車尾氣排放,在允許情況下盡量不開車,改成公交、步行等,騎下自行車還達到健身的效果哦;在節假日不燃放煙花爆竹,就會減少很多的污染;農民的秸稈禁止燃燒也是很大的舉措。養成綠色習慣:購物自備環保袋、節約紙張、隨手關燈、家電選擇節能環保的等等。
自由呼吸——低碳環保——綠色出行,是你、我、他共同的責任,防護霧霾要從自我做起,從一點一滴做起。讓我們攜手為了我們健康的生活行動起來,加大資源節約和宣傳保護,引導身邊每個人踐行低碳綠色生活方式,每個人都為環保事業做出一份貢獻!
呼吸內科 袁宇飛